一、控制排放瓦斯的方法
為使排放瓦斯風流在同全風壓風流混合后,其中的瓦斯濃度不超限,必須采取控制排放方法,嚴禁“一風吹”,現場采取的控制方法主要有:
1、增阻限風法。增阻限風法的實質就是增加局部通風機的工作風阻,以限制局部通風機的風量,達到控制排放瓦斯的目的。主要方法有2種:
①是在局部通風機入風口用木板阻擋。
②是在風機出風側用繩子捆綁。
2、分風限風法。分風限風法的實質是讓風流分岔,只讓部分風流通過風筒進入獨頭巷道以排放瓦斯,另一股風流則同全風壓風流一起稀釋排放出來的瓦斯。主要有2種:
①是在風機出風側設“三通”,通過調節2個閥門的開啟程度來控制進入獨頭巷道的風量。
②是將風筒在風機出風口斷開,調節對口位置以控制送入獨頭巷道的風量。
3、逐段排放法。逐段排放法是指在獨頭巷道內將風筒斷開,將獨頭巷道內積存的瓦斯由外向里逐段排放出來。
上述三類控制排放瓦斯的方法各有優缺點,增阻限風法缺點是風機處于高風阻狀態下啟動并運行,易處于不穩定狀態,且風量控制不易把握。分風限風法缺點也在于風量不易根據全風壓混合處的瓦斯濃度來準確控制,實際操作時容易出現風量過小而影響排放速度,風量過大又增加了排出的瓦斯量,使全風壓混合處瓦斯濃度超限,若能通過設在全風壓混合處的探頭自動控制往獨頭巷道中的送風量,則此法也比較理想。逐段排放法的缺點在于排放瓦斯人員處于濁風中,操作不當就會存在不安全隱患。若排放人員有一定的工作經驗,能嚴格控制排放量,安全問題是能解決的,此方法的優點在于風機吸入的風量全部用于排放并稀釋瓦斯,所以在停風區內積聚的瓦斯濃度高且全風壓風量又不太大時,采用逐段排放比較好。
二、瓦斯濃度的控制
《煤礦安全規程》第146條規定,如果停風區中,瓦斯濃度超過1%或二氧化碳濃度超過1.5%時,必須制定排除瓦斯或二氧化碳的安全措施,控制風流,使排出的風流在同全風壓風流混合處的瓦斯和二氧化碳濃度都不得超過1.5%,回風系統內還必須停電撤人。只有經過瓦斯檢查,證實恢復通風的巷道風流中瓦斯濃度不超過1%和二氧化碳濃度不超過1.5%時,方可人工恢復局部通風機供風的巷道中一切電氣設備的供電。而《執行說明》第42條規定,必須使獨頭巷道排出的風流在全風壓風流混合處的瓦斯濃度不超過1%,二氧化碳濃度不超過1.5%。對于全風壓混合處瓦斯濃度的規定,《規程》與《執行說明》規定不一,現場執行的標準也不一樣。應當說明,排出風流中瓦斯濃度越低越安全,但相應的排放時間較長,對于一些瓦斯涌出量較大的掘進工作面,正常生產時,回風流中的瓦斯濃度就接近1%,排放過程中獨頭巷道本身尚有大量瓦斯涌出,若將全風壓混合處瓦斯濃度按不超過1%來執行,所需要的排放時間過長,對井下其它地方生產的影響更大,有些礦井基本上到了無法執行的地步,于是出現一些抵觸情緒,干脆不按規定執行,快速排放,濃度也就無數值上的控制,處理不妥就可能釀成事故。筆者認為,將全風壓混合處瓦斯濃度嚴格控制在1.5%以下,比較現實,辦法是在混合處設瓦斯探頭,進行報警斷電。
三、關于排放瓦斯時停電、撤人的范圍
排放瓦斯時,為防止發生瓦斯爆炸,一是要嚴格控制排放瓦斯風流中甲烷的濃度;二是要堅決杜絕排放瓦斯風流流經線路上一切火源,故必須確定停電撤人范圍;三是一旦發生事故,為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并防止人員誤入危險區,一定要明確撤人范圍。
煤安字第153號文件對排放瓦斯時停電撤人的規定較全面,即“凡是受排放瓦斯影響的硐室、巷道和被排放瓦斯風流切斷安全出口的采掘工作面,必須撤人停止作業,指定警戒人員的位置,禁止其他人員進入。排放瓦斯流經巷道內的電氣設備必須指定專人在采區變電所和配電點兩處同時切斷電源,并設警示牌和設專人看管。”若按此規定,當甲烷濃度達到一定時,甲烷斷電儀 會自動切斷井下電源,此時必須撤人停止作業,相應的電氣設備必須停電。但現場對此規定的理解也存在一些差異,一是對“切斷安全出口”這一概念的理解,在多遠距離內屬于切斷安全出口。把凡是處于排放瓦斯巷道回風側的采掘工作面定為被切斷安全出口的采掘工作面,而處于入風側的采掘工作面不屬于此列。對實行分區通風的各采區,以采區為界,在一個采區中,只要有排放瓦斯工程,該采區內所有采掘工作面都必須撤人停止作業,這樣做的安全系數更大。
瓦斯排放本身是一種消除隱患的安全措施,但執行不好也會出問題。為做好這一工作,關鍵要做好以下幾點:
第一,嚴格控制排放濃度,用甲烷濃度傳感器確保排放瓦斯風流同全風壓混合處風流中甲烷濃度不超過1.5%,并保證不發生循環風;
第二,應正確選擇排放線路,必要時應對通風系統作適當調整,使排放瓦斯風流盡量沿最短的線路進入總回風系統,避免切斷其它硐室和采掘工作面的安全出口,并保證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第三,對于停電撤人的范圍,一定要適當增加安全系數,對于可能影響也可能不影響的區域,一定要劃為停電撤人的范圍內,這一方面是為防止發生爆炸,另一方面是一旦出現事故,能盡可能減少人員傷亡;
第四,要加強現場監督和管理,各部門要密切合作,防止失誤。煤礦安全管理工作錯綜復雜,點多面廣,操作個人稍有不慎,作業環節稍有失誤,工作部位略有偏差,都有可能導致事故的發生。而在事故的發生中,人的因素起主導作用。因此,我們必須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簡直“以人為本”的思想,充分認識安全工作的極端重要性,了解“三違”發生規律,有預見性地進行安全管理;分析“三違”發生規律,有針對性在進行安全管理;正確把握“三違”行為發生的規律,更加有效地加強安全管理工作,才能真正達到打擊和治理“三違”行為的發生、扼制事故的發生,從而實現安全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