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我礦104工作面放炮后回風流中經常出現一氧化碳超限現象,傳感器顯示報警時刻最大值高達480ppm,時間一般2分鐘左右,經制定專項措施后按照措施內容進行了階段現場試驗,在嚴格落實水泡泥、炮泥封孔技術,控制每循環爆破炸藥量及增加有效風量的各項措施下,通過現場情況細致分析,得出如下結論:
因我礦井下不存在火區,所以一氧化碳超限報警是因工作面放炮作業后的炮煙排放過程導致的短暫性超限,為有效預防和杜絕因放炮作業后炮煙中一氧化碳中毒事件,保障員工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特制定本措施。
二、一氧化碳超限原因分析及采取措施后取得的效果:
1、炸藥質量問題
因炸藥配比偏向負氧平衡時,炸藥爆炸過程反應不充分產生一氧化碳量較大,炮煙中一氧化碳含量超限,造成一氧化碳傳感器超限報警。
針對該問題,我礦積極與同我礦用同一種炸藥的塔甸煤礦、比里河煤礦、觀音山煤礦詢求解決方案,經多方詢問得知與我礦使用同一類級別的同一種炸藥,在爆破后都會存在炮煙中CO短時間超限狀態,多數超限在200ppm以上。針對該問題我礦已向華寧縣公安局火工品管理部門及民爆公司尋求幫助,希望生產廠家為我們提供炸藥配比氧平衡單一資料。針對我礦提出的請求,2016年4月25日,華寧縣公安局火工品管理部門負責人與玉溪市公安局火工品管理部門人員到炸藥生產廠家進行尋求解決方案,因索要資料涉及到炸藥配比元素,按規定不能提供該材料,因此該項原因分析無法繼續開展。
- 工作面煤壁較疏松,有孔裂隙存在,打眼裝藥爆破因孔裂隙存在的因素,導致爆破效果減弱和爆破過程影響等原因造成一氧化碳含量增加。
??? 針對該問題現場已要求作業人員在工作面遇煤層地質構造帶及前方煤壁松散破碎點采用人工鎬挖或者少量裝藥放小炮方式進行爆破,此方式控制炮煙中CO效果較好。
- 放炮前,未嚴格使用好黃泥、水炮泥封孔,封泥長度不足,封孔效果未達到要求等人為因素,導致爆破過程一氧化碳含量增加。
??? 針對該問題現場已要求爆破員封孔時必須使用水泡泥,剩余部分采用黃泥滿孔封實,封孔全過程由安全員全程盯守檢查驗收,確保封孔滿足要求。
- 破碎大塊煤或單打底眼爆破時,或特殊情況下爆破作業炮眼深度不足600mm時,此時填炮泥長度不足或存在孔裂隙導致爆破作業過程一氧化碳含量增大。
???? 針對該問題已單獨制定專項大塊煤爆破安全技術措施,滿足最小抵抗線500mm方可采取特殊爆破方式作業。
- 在現場試驗中發現,影響CO濃度最大因素是單循環爆破使用炸藥量越大,一氧化碳濃度越高,報警時限相對增加,所以,控制單循環爆破炸藥量能有效控制一氧化碳濃度及超限時間。
針對單循環爆破使用炸藥量問題,已采取由安全員、爆破員、班組長現場記錄裝藥量、爆破時間及爆破后CO超限最大值分析,經過一周現場試驗分析后得出數據如下表:
工作面爆破裝藥量與爆破后CO超限對照表:
一次爆破裝藥量Kg | 支架數 | 工作面上端頭CO傳感器限最大值ppm | 單次超限時長 | 備注 |
0.2以下 | 1 | 46 | 40" | 采面塊煤爆破 |
1.0 | 1 | 56 | 32" | 采面煤壁爆破 |
1.6 | 1 | 78 | 40" | |
2.0 | 2-3 | 115 | 57" | |
2.4 | 3-4 | 136 | 1′26" | |
3.0 | 4-5 | 150 | 1′54" | |
3.6 | 4-6 | 210 | 2′29" | |
4.0 | 5-6 | 240 | 2′56" | |
5.0 | 6-7 | 390 | 3′16" |
采取措施后,考慮到爆破裝藥量減少將導致爆破次數增多不利于安全管理,結合一次性爆破裝藥量及CO生成量分析,現我礦工作面爆破最大一次裝藥4Kg左右爆破5-6個支架,爆破后CO最大值在240ppm左右,針對這一超限問題我礦已采取了相應的補救方法及防范措施。
三、補救辦法
組織全員開展一氧化碳中毒知識的宣傳教育,提高員工對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防范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廣泛組織、動員員工參與一氧化碳中毒事件預防控制工作。對可能引發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情況及時進行分析、預警,保障員工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嚴格現場管控,嚴格執行放炮作業過程回風側撤人措施,落實專人警戒設崗操作,細化作業規程和操作規程,有效指導現場作業管理。
- 防范措施:
1、認真組織好涉爆人員及全員爆破安全學習培訓;
2、必須使用安全等級不低于三級的煤礦許用炸藥。
3、放炮員必須按照《放炮員安全操作規程》裝藥、封孔。炮眼封泥應采用水炮泥和黃泥炮泥。裝填水炮泥時應選緊靠藥卷填上10—20cm的炮泥,然后裝水炮泥,外端再用黃泥滿孔沖填。
4、裝藥時按規定讓炸藥接觸密實,封泥必須用黃泥或粘土。嚴禁用煤泥等易燃物當封泥封炮眼。
5、打眼裝藥時,適當減少裝藥量,分小段打眼裝藥分段爆破,嚴格按照“多打眼,少裝藥,放小炮,少放炮”的要求進行作業,防止爆破后產生大量一氧化碳。
6、加強通風管理,適當調整增大工作面風量,使放炮后產生的CO盡快得到有效稀釋和排出。
7、瓦檢員、安全員嚴格按照檢查周期對各個工作地點、密閉、老巷及發熱點進行CO檢查。
8、加強職工安全培訓,增強職工對CO的危害的認識,掌握自救方法。
9、對老采空區進行及時封閉,并保證封閉質量,以減少有害氣體的涌出。
10、工作面及各施工地點放炮前必須向調度室匯報,加強對CO濃度監測。
11、加強監控,如發現CO超限,調度當班值班領導負責引導查明原因。如若發現外因火災引起CO超限,立即啟動礦井防滅火措施應急預案。
12、放炮前,必須撤出回風側所有人員,當班班長、瓦檢員、安全員必須打電話向調度室匯報回風側人員撤離及警戒部署情況,調度室接到匯報同意后,井下才能放炮,放炮后,至少要等15分鐘,當班瓦檢員接到調度室的電話,確認工作面一氧化碳降到24ppm以下,人員方能進入工作面。
五、一氧化碳中毒現象識別
一氧化碳中毒的癥狀與空氣中一氧化碳濃度、接觸時間長短、患者健康情況有關。早期表現主要是:劇烈頭痛、頭暈、心慌、面部潮紅、口唇呈現櫻桃紅色、全身乏力、惡心、嘔吐、嗜睡、意識模糊、視物不清、感覺遲鈍、幻覺等癥狀。這個階段如果能夠識別中毒癥狀,使患者脫離中毒環境,可以很快恢復。如果繼續在中毒環境中,病情會進一步發展。中毒者會出現呼吸困難、意識喪失、昏迷、瞳孔對光反射和角膜反射遲鈍等癥狀。病情進一步加重會出現重度中毒,深昏迷、瞳孔對光反射和角膜反射消失、呼之不應、推之不動,這一階段常伴有腦水腫、肺水腫、休克等嚴重的并發癥,死亡率極高。
六、急救方法
CO中毒的基本病變就是缺氧,主要表現是大腦因缺氧而昏迷。急救方法為:
1、將中毒者安全地從中毒環境內搶救出來,迅速轉移到新鮮風流中。
2、若中毒者呼吸微弱甚至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只要心跳還存在,人工呼吸應堅持到中毒者能自主呼吸時;如果患者曾嘔吐,人工呼吸前應先消除口腔中的嘔吐物。如果心跳停止時,必須立即進行心臟復蘇。
3、如果中毒者昏迷程度較深,可將地塞米松10毫克放在20%的葡萄糖液20毫升中緩慢靜脈注射,并用冰袋放在頭顱周圍降溫,以防止或減輕腦水腫的發生,同時轉送醫院治療。
4、如有肌肉痙攣,可靜脈注射安定10毫克以控制之,并減少肌體耗氧量。
?
?
?
????????????????????????? 玉溪市東方煤業有限公司
?
???????????????????????????? 2016年5月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