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我國雙氧水行業發展速度迅猛,特別是2003年全國“非典”疫情以后,產能較以前翻了1番,目前國內總產能已達到300萬t/a。隨著生產廠家數量的增加和裝置規模的不斷擴大,安全生產的形勢不容樂觀,安全生產的要求越來越嚴格。下面就蒽酮法積氧水生產中的不安全因素及事故預防方法分析總結如下。
一、蒽醌法生產雙氧水的原理
以2-乙基蒽醌為載體,以重芳烴和磷酸三辛酯為混合溶劑,配制成一定組成的溶液(稱為工作液)。工作液在氫化塔內在鈀催化劑的作用下與氫氣進行加氫反應,得到相應的氫蒽醌溶液即氫化液,氫化液中的氫蒽醌與空氣中的氧在一定的條件下進行氧化反應,氫化液變成氧化液,氫蒽醌恢復成原來的蒽醌,同時生產雙氧水。氧化液中的雙氧水經純水逆流萃取,得到濃度為27.5%或35%的產品,再經凈化處理后,送往包裝工序。經純水萃取后的工作液經分離除水和后處理工序的碳酸鉀、活性氧化鋁經凈化后,再回到氫化塔循環使用。
二、雙氧水的化學特性
雙氧水是一種強氧化劑,遇更強的氧化劑時則呈還原性,它的化學性質活潑.可參與分解、加成、取代、還原等反應。可氧化所有的有機化合物和數量眾多的無機化合物.純凈的雙氧水在任何濃度下都很穩定,但與重金屬、灰塵、堿性物質接觸受熱時可加速分解,生成氧氣和水,并放出大量的熱量,分解速度與溫度、pH值、雜質含量等密切相關,其分解速度隨著三者的上升而加快。
三、生產過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根據生產方法與物料特性,結合生產過程中的具體操作,該工藝過程中存在以下幾方面危險。
1.本方法生產雙氧水所使用的重芳烴、磷酸三辛酯、2—乙基蒽醌、氫氣等都是可燃性物質。通常情況下是不允許雙氧水與可燃性物質放在一起的,盡管生產操作是在可控的條件下進行的,但是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存在著客觀的不安全因素,生產工藝過程中涉及到的可燃、易爆的物質品種多、數量大。
2.工作液中的2-乙基蒽醌在氫化工序進行加氫氫化時要求在弱堿性的條件下進行,而在氧化和萃取工序由于雙氧水的存在,必須保證這兩個工序在酸性條件下進行。在后處理工序又要利用碳酸鉀溶液來分解工作液中的雙氧水和吸附水分,如操作不當會使酸堿物質互混,系統酸堿度失調會造成雙氧水的快速分解,給生產帶來重大的事故隱患。正是雙氧水生產的這一對矛盾,給安全生產帶來了一定的難度。
3.生產中使用的鈀催化劑和活性氧化鋁在異常情況下,會隨著工作液進人氧化和萃取工序,使雙氧水混入雜質而分解。
4.雙氧水是強氧化劑,性質很活潑,不僅要求在生產過程中不能混入雜質,在儲存、包裝和運輸過程中對外部條件和容器材質的要求也比較嚴格。
5.工作液、芳烴和氫氣在生產過程中如發生大量泄漏,與空氣(氧氣)混合,當達到爆炸極限時,容易發生著火爆炸事故。
6.氧化反應是放熱反應,而雙氧水遇熱則發生分解,如果反應熱不及時被移走,熱量的積聚會使氧化塔內溫度升高,如控制不當極易引起爆炸著火。
7.工作液、重芳烴、磷酸三辛酯、氫氣等物料在管道內的流速過高或急劇噴出時,可能產生靜電并引起著火。
四、生產過程中事故預防方法
針對以上分析的不安全因素,為保證安全生產,在生產過程中應嚴格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嚴格控制萃余液中雙氧水含量、循環工作液堿度、氧化液酸度、氫氣中的堿度(對于合成氨和氯堿行業)等重要安全指標。其含量超標時,要立即查明原因,必要時要進行緊急停車處理。
2.雙氧水的分解是發生著火爆炸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氧化、萃取凈化以及產品的貯存包裝和運輸過程中,要嚴格避免雙氧水或含有雙氧水的物料與堿類、重金屬及催化性雜質接觸。
3.工作液、芳烴蒸氣和氫氣在一定條件下均易燃燒爆炸,應嚴格避免與空氣(氧氣)相混合,更應避免與明火接觸。在設備或管道內動火作業時,要用惰性氣體置換合格后,方可進行作業。
4.認真做好設備和管道的靜電接地和防雷工作,在放空管上要安裝阻火器,靜電接地電阻應小于5Ω。
5.保持系統關鍵儀表如萃取塔、干燥塔界面儀表的準確和正常使用。
6.當生產中出現異常現象時,應及時處理,特別對氧化塔化、萃取塔內出現堿性,雙氧水劇烈分解,溫度快速升高時應立即停車處理,查明原因,并快速排放設備中的危險物料。
7.接觸或貯存雙氧水的設備和容器,應有足夠大的排氣口,以防設備憋壓造成超壓爆破而引起著火爆炸事故。
8.雙氧水生產所使用的設備、管道、管件等材料的材質要符合有關標準,并要清洗鈍化合格,以防重金屬離子進入雙氧水中引起分解。
9.杜絕因某種原因(如閥門內漏、操作失誤)造成雙氧水或含有雙氧水的物料與其他可引起雙氧水分解的物質混合,必要時斷開連接的管路。
10.雙氧水不能與可燃物、還原劑接觸,一旦發生雙氧水泄漏或接觸可燃物時,要立即用大量水進行沖洗、稀釋。
綜上所述,雙氧水裝置出現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部分都伴隨著火爆炸,而雙氧水的分解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所以,在雙氧水的生產、貯存、包裝、運輸過程中,要嚴格控制雙氧水的分解,這是預防事故的主要措施。另外防止氫氣、工作液等可燃物質發生泄漏,也是預防著火爆炸事故發生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