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企業加氫反應器為立于地面的大型圓柱狀容器,直徑一般為3 m左右,高度一般為10~21 m,內裝滿細砂狀催化劑。催化劑使用一段時間后,需作業人員進入反應器人工卸除。由于待卸除的催化劑中含有較多的硫化鐵,遇氧氣易氧化產熱和產生SO2等有毒氣體,卸劑作業必須在高濃度氮氣保護下進行。環境特點是:(1)常壓氣體環境,N2>90%、O2<4%、H2S<800 ppm;環境氣體溫度為25~70 ℃;(2)反應器內溫度和有毒氣體濃度與器內氧濃度有關。
1.我們參照潛水醫學保障知識采取了下列措施:
一是參照潛水醫學要求選拔訓練作業人員:根據身體健康、心理素質好的選拔原則從防化部隊中選拔作業人員。二是參照潛水員培訓方法訓練作業人員。三是潛水裝具改裝為呼吸防護裝具:對69-Ⅲ輕潛水裝具進行改裝:(1)采用供氣管方式供給壓縮空氣或混合氣(21%<O2<50%),供氣時間不受限制;(2)12 L壓縮空氣瓶改為應急用1.3 L 2-8氧氣瓶,可減輕呼吸器重量;(3)一級減壓器由混氧供氣緩沖儲氣裝置代替[1],輸出壓力0.5~0.7 MPa;(4)呼吸面罩采用標準防毒面具面罩,并與二級減壓器連接;(5)防毒面罩氣室邊安裝一有線聲音接收器與潛水電話相連接;(6)根據加熱潛水服原理制作了高溫環境下施工作業人員水冷控溫防護服[2]。四是將潛水作業實施方法引入到卸劑工程施工的組織和管理:(1)在反應器頂端開口處設卸劑作業平臺,并按潛水作業平臺要求展開,設立潛水醫生、安全繩監護員、扯管員、電話員和閉路電視監護員;(2)作業前對裝具、呼吸氣源、照明、通訊和電視監視等裝置檢查和確認;(3)作業人員著裝后的檢查確認;(4)同時安排2名作業人員入反應器內,按潛水作業規則進行施工,并注意相互監護;(5)人員在器內卸劑作業期間,各在位人員堅守崗位,發揮監護作用;(6)按潛水作業要求進行上下通訊聯系。五是卸劑作業期間按潛水醫學要求提供醫學保障:(1)入反應器作業前體檢;(2)通過反應器頂端開口直接監視、電話詢問、電視行為監視及呼吸心率監測裝置等方法綜合判斷作業人員的身體狀況和限制反應器內作業時間;(3)作業后體檢;(4)針對作業人員易發生氮氣窒息和毒氣中毒事故的特點[3],現場增設心、肺、腦復蘇器材、醫務人員和一臺便攜單人高壓氧艙[4];(5)周密制定作業人員發生事故后的急救預案;(6)卸劑工程結束后的醫學追蹤。
實施以上措施的結果是:(1)提高了呼吸裝具的防護性能:當時石化企業裝備的呼吸防護器材為自攜式氧氣呼吸器和通風式呼吸器,前者供氣時間受限;后者通氣量大。為防止反應器內氧濃度升高需用排氣管將面罩內的空氣排出反應器外,呼吸死腔大,使用此裝具的作業時間和深度均受限。潛水裝具經改裝后,具有自攜和管供2種供氣方式,供氣量小,作業人員的呼出氣可直接排入反應器內,加上不間斷的由下而上的氮氣流作用,可有效地控制反應器內氧濃度的升高及由此而引起的作業環境溫度和有毒氣體濃度升高[5]。(2)提高了勞動效率和安全性:3次加氫反應器卸劑工程的卸劑作業日合計為32天,424作業人次,無氧、有毒環境下作業總時間為446小時,每作業人次的作業時間20~150分鐘,平均為63.11分鐘,深入反應器的深度為1~21 m,作業人員均安全無事故。改變了國內石化企業加氫反應器卸劑施工能力限于5 m以淺(部分卸劑)、每人次作業時間限于30分鐘、傷亡事故率高的狀況[5]。(3)使工業無氧、有毒環境下施工的組織管理、醫學保障具有了科學性:3次加氫反應器卸劑工程的實施參照潛水作業、潛水醫學保障的組織實施方法,克服了工業行業實施此類作業的盲目性和無序性。
2.討論:
石化加氫反應器卸劑施工是一種在常壓有毒、無氧環境下作業,其作業的方式、步驟、作業人員的呼吸防護要求及保障作業人員安全的環節與潛水作業基本相同,石化加氫反應器卸劑作業被看作是:“氣體環境里沒有靜水壓變化的潛水作業”。由于工業無氧、有毒環境為常壓氣體環境,作業環境條件優于潛水作業,對無氧、有毒環境下作業人員監護有效,因此,將潛水醫學知識用于指導工業無氧、有毒環境下的人員作業,可以使作業人員獲得可靠的安全保障。目前國家勞動管理部門尚未將此類有毒、無氧環境施工和作業人員納入專項管理,工業行業也未能制定有效的安全管理辦法。因此,將潛水醫學知識及相關技術合理地引入工業無氧、有毒環境作業,不僅使其施工的組織管理、醫學安全保障具有科學性[6],提高作業人員在該種條件下的勞動效率和安全性,擴大了潛水醫學的應用范圍,同時還可以為國家勞動管理部門開展科學管理提供參考依據,具有較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